來源:時間:2022-05-14 10:00:26作者:
郭嘉(170年-207年),字奉孝,東漢末潁川陽翟(今河南禹州)人。在曹操征伐烏丸時病逝,年僅三十八歲。謚曰貞侯。
郭嘉可以說是三國中的一大鬼才了,相信大家也特別了解他,甚至現在很多人都給予他很高的評價,比如“奉孝不死,臥龍不出”之類的話。
由于他早夭,生平事跡也比較少,主要功績有就是助曹操平呂布、定河北,滅烏恒。
當時曹操出兵攻打呂布,久攻不下,正準備放棄。這時郭嘉積極進言,提出“有勇無謀者,若氣衰力竭之時,便不久于敗亡”的觀點。最后曹操依郭嘉計策,水淹呂布于下邳,呂布敗亡。
幫助曹操制定統一北方的計策。幫助曹操在官渡之戰打敗袁紹。三國中著名的“十勝十敗”之說就是出自郭嘉之手。積極勸說曹操對戰袁紹,他列舉十條理由證明“公有十勝,紹有十敗”,極大低鼓舞了曹軍將士的斗志。
袁紹的兩個兒子投靠烏恒。曹操欲討伐,眾多將領反對。他們都認為袁尚、袁熙已經是力窮勢孤,不足為慮。反倒是劉備、劉表不能不防,一旦趁大軍北伐遠征烏桓之際,二劉襲擊許都,救應不及豈不被人端了老巢?
郭嘉認為現在是打烏桓滅了袁氏的最佳時機,大軍立即北伐,烏桓倚仗自己山高水遠必定沒有準備,乘其不備,突然襲擊,必然能勝。以袁紹與烏桓以往的密切關系,一旦等到袁尚、袁熙兄弟在那里養到羽翼豐滿,就必然成了北方一個大患。至于劉表,只會坐談,不會打仗。他知道自己的才能駕馭不了劉備,怎么可能放心地給劉備兵權?劉備手中沒有兵用什么打仗?所以,就算我們虛國遠征,也不必擔心。
其一、郭嘉在正史中曾被創立九品中正制、制定《魏律》的陳群彈劾他行為不檢點,可見郭嘉也是一個放蕩不羈的浪子,也側面烘托了郭嘉并不是一個“完人”。
其二、正史中郭嘉先是投靠了袁紹,因為覺得袁紹并非明主后辭官回鄉,在家鄉打醬油了六年,正值曹操身邊謀士戲志才去世,荀彧推薦,曹郭二人才互相結識,并且互相賞識。并不是演義中有程昱介紹而來的。
其三、郭嘉其實在曹營中的地位并不高,終其一生也就當了個軍師祭酒。軍師祭酒是什么等級?相當于是副參謀長。那么參謀長呢?沒錯,就是荀攸。在眾多曹操的軍師中,一直是以荀彧為首,在荀彧進入了權力中樞后,軍師的繼承人則為荀攸及戲志才。之后戲志才去世了,郭嘉才當上了軍師祭酒,輔助荀攸。并不像演義中那樣,與眾謀士職位相當。
郭嘉在曹操軍營中的官職地位并不高,可是為什么還是這么得到曹操的賞識?
縱觀曹操當時手下謀士,如荀彧,資格最老的,而且是政治、軍事的多面手,家族聲望也大。但他太重要了,曹操迎獻帝以后他擔任了尚書令,實際上是曹操在中央的代表,所以此后他就不能離開許都隨軍參謀了。
如荀攸,是曹操軍的第一參謀,這一點不容置疑。但有一個問題,他年齡與曹操差不多,托付后事就不太可靠了。
如程昱,這個人挺有軍事能力,但沒有政治眼光,而且為人傲慢刻薄。曹操只好又把他調出幕府,他雖然有能力但是不適合搞政治。
如劉曄,劉曄本來很有希望成為曹操的心腹的,他既有能力又有修養。但有一個大問題,漢朝時期,劉姓可是皇室之人,劉曄乃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嫡孫子弟,這可了不得,曹操不能不考慮他在劉氏家族的地位。
如毛玠,他就更重要,擔任東曹掾表面是小官,實際卻主管朝廷后備人才的選拔,非曹操鐵桿人物當不了,他是替曹操招攬后備力量的自然動不了。
如賈詡,這個性質太不一樣了!毒士賈詡,曹操視他為張良、陳平,明顯想讓他做高官輔佐后世,但他在平定西涼后就身居簡出,遠離政治了。他十分小心,生怕樹大招風、遷出當年侵犯長安的久事來,連幕府請他他都不參與,曹操沒辦法只好由他去。但賈詡太重要,他不去爭,別人也會找上門,最終他也不得不為曹丕謀劃。
再來看看郭嘉,他是曹操早期能擔當軍事和政治兩方面的人才,同時他也多年從軍,是可以入幕府的首選。曹操對郭嘉非常的賞識,更是對這個年輕的謀士寄予了無限的希望,打算在平定天下之后,把兒子托付給他。不過還是可惜,郭嘉早夭,不然他肯定會成為后魏時期的一大能臣。
正史、野史、名著各有不同的觀點,對于鬼謀郭嘉你有何看法?歡迎在本文下方留言,和雙妹一起“評點三國”。
佚名2023-08-11
佚名2023-08-11